内蒙古公安厅通报全区公安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活动开展情况
2月25日,内蒙古公安厅召开“全区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大讨论活动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新闻发布会,主要就全区公安机关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和“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以及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的平台和渠道等内容,向媒体和广大群众进行通报并答记者问。
公安厅改革办副主任董永刚通报了公安厅制定实施的《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的细化任务方案》(以下简称《细化方案》)情况。《细化方案》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届全会精神和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全区公安机关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提升全流程网上服务水平统领全篇,聚焦重点攻坚任务,突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着力推动公安政务服务的智慧审批、智慧监管、智慧服务,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利、更公平。
《细化方案》提出32项硬核措施。为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确保每一条措施都能高质量落地落实、取得实效,自治区公安厅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打击犯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攻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等7个工作组,明确了各工作组的职责任务,建立了工作规则,形成了体制架构清晰、组织部署严密、任务分工明确的推动落实体系。同时,通过加强督导检查、政治督察、明察暗访、调度通报等方法举措,加强跟踪问效,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严肃问责追责。
公安厅政治部人事训练处处长邓忠通报了全区公安机关“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相关情况,对大讨论活动的目标任务、活动范围和时间、活动的主要环节和任务及活动的主要要求进行了解答。聚焦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要求,按照市场主体需求,切实增强全区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意识、法治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被监督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辅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聚焦公安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安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主责主业,深化法治化建设,聚焦厘清为谁执法、为谁用权、为谁谋利根本问题,持续推进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加大“便民利企”工作力度,继续推出一批重点举措、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完善一批制度机制,努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区公安民警辅警将担负起优化营商环境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大讨论活动集中学习、研讨检视、整改提升三个环节任务要求,把学习理解作为起步和基础,以对照检视作为重点和核心,将总结提升作为根本和目标,循序渐进,取得实效。
公安厅政治部新闻宣传处副处长李镛介绍了全区公安机关公开征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的平台和渠道情况。
一是开展网上意见建议征集。自2月25日至12月31日,通过公安厅门户网站、“平安内蒙古”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媒体平台账号等,对外发布《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征求意见建议公告》,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全区公安机关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意见建议,广大网友通过扫描公告中的二维码,标明身份、地域和提出问题建议的类别后即可参与活动。
二是召开专题警民恳谈会。自治区公安厅适时举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警民恳谈会,邀请企业家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和主流媒体代表参加,通报全区公安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广泛听取各界代表对公安机关的期待诉求和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三是部署开展联动征求意见。部署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压紧属地责任,按照公安厅方案要求,做好本地区内意见建议的征求梳理工作,同时要求各警种立足工作职责、服务范围,主动问计于民、问策于商、问需于企,打造自治区、盟市、旗县、所队四级联动、纵向到底,公安、商企、其他行业全域覆盖、横向到边的全方位、立体化意见建议征集渠道,切实把“门”打开,把“谏”纳来,以客观真实的意见建议作为推动工作改进的方向,更好响应群众的呼声,回应社会的关切。
董永刚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实施《细化方案》,全自治区公安机关在政务服务能力上将有三方面提升:一是线上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深入推动“不见面审批”改革,实现公安政务事项100%“一网通办”、100%“全程网办”、100%“掌上办”;二是线下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优化整合各级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一窗通办”,推进更多简单高频的业务延伸至派出所“一站式”办理,推进除有特殊审批要求事项外100%事项办理“只跑一次”;三是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得以提升,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和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有效运用柔性执法,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加强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攻坚,严厉打击侵害市场主体权益的各类犯罪活动。